从德国和中国 探讨技职教育的模式

如果要说哪个国家的技职教育办得最成功,很多人会想到德国。德国工业实力强大(工业4.0这个概念还是德国政府提出的),有赖于德国对技职教育的重视。其推行已久的双轨制技职教育,更是许多其他国家参考的制度。

另外,近年越来越多马来西亚学生到中国念技职教育,而中国推行的“校企合一”及“产学一体”模式,跟德国的双轨制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我们且从德国和中国的例子,探讨技职教育的模式和发展走向。

技职教育跟一般学术教育的明显差异,在于技职教育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让学生在实务训练中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马来西亚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技职教育,可是在德国,技职教育才是当地的主流选择。

华社研究中心学术董事张运华指出,德国是欧洲经济力最强大的国家,在欧债危机横扫欧洲时,只有德国能够拯救欧元。2012年5月,当欧盟各国的青年平均失业率高达22.7%,德国青年失业率只有7.9%。

“多项研究指出,德国推行已久的双轨制技职教育制度是降低青年失业率的主要原因。德国人的工作时数虽然是34个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中第二低的国家,劳动力也不强,而且学生每天上课时数更少,可是德国经济表现却如此强盛,并在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实在非常值得我们探讨。”

所谓双轨制,是指学生同时在学校接受教育和在企业接受培训,双轨并行。换句话说,学校负责教导理论知识,企业负责传授操作技能,学生同时具有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分。

在双轨制之下,训练费用由企业承担,包括设备、师资、学徒薪金或零用金,学校的经费则由政府负责。张运华说,政府因此可以节省不少经费,不必为学校添购昂贵且跟不上时代的设备,而企业也可以直接将学徒训练成符合企业需求的员工,不必在雇用新员工的时候还需要重新训练一番。

双轨制对学生也有好处,因为就业能力让年轻人可以提早独立生活,不必依赖父母。而且为期3年的企业训练让年轻人拥有扎实技术,成为德国工业的强劲支柱。

基本上,德国双轨制行之有年,联邦政府制定技职训练规范,一方面确保提供训练的企业符合条件和遵守条规,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学生的权益。最重要的是,双轨制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避免浪费教育资源。

不过,独大教育中心总秘书张运华博士表示,因为经济不景气、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和国际社会环境改变等因素,德国双轨制也面临不少挑战,例如企业提供训练的意愿降低、新兴产业需要更专精的人才,及学生成绩普遍下降。德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加开夜间进修课程,让学生利用夜间进修的方式充实技能,还有尝试将双轨制的训练单位从大企业转向中小型企业,提高中小型企业招收学徒的意愿等等。

教室即车间 中国提倡“校企合一”

除了德国双轨制,另一个值得探讨的技职教育制度,是中国提倡的“校企合一”和“产学一体”模式。

中国这套模式同样结合企业跟学校,但是执行方法跟德国又不太一样。张运华说,中国的“校企合一”与“产学一体”,是企业在学校内建立生产基地,意味着学校即工厂、教室即车间、老师即师傅,差不多等于把企业的生产线或工厂搬到学校里面,由学校老师负责教导理论,企业师傅负责传授技术。

张博士表示,这种模式能帮助学校减少培训成本,因为无需购买贵重的仪器,而且在校内进行培训能减低学生在外发生意外的风险,以及比较容易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对企业而言,企业也能减低例如设厂的生产成本,并且获得能即时投入生产的员工。至于学生,他们也能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无论如何,跟德国双轨制一样,中国这种“校企合一”的模式并不是无懈可击。这是因为经济发展变化快速,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教育却周期长、见效慢,因此校企合作是种利益与风险并存的模式。

近年在我国独大教育中心的努力下,我国华裔子弟有了更多免费到中国技职高校留学的机会。独大教育中心积极跟中国十多所技职院校合作推动全免奖学金计划,去年就送出了67名我国子弟到中国升学。

选择技职教育与否 端看个人兴趣与学习倾向

陈嘉庚基金于4月时主办“技职大未来”课程,探讨我国技职教育的前景和全球技职教育的发展趋势,独大教育中心总秘书张运华博士是其中一位主讲人,另一位主讲人是独大教育中心副理事长刘伟义。

独大教育中心副理事长刘伟义表示,很多人以为技职课程就只有烹饪、烘焙和汽车维修,但其实这些都只是技职教育的一小部分,技职教育的科系领域实际上非常广泛,像软件技术这种课程,既会出现在传统学术大学,也会出现在技职院校,端看学校的教导方式,究竟是以实践为主或以理论为主。

他说,技职教育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学术型教育则相反。他很感叹的是,技职教育虽然很重要,可是社会普遍还是重普教、轻职教;重学术,轻技术。

在世界迎向工业4.0的今天,制造业将会越来越电脑化、数码化和智能化,很多人不禁担忧,技职学生今天在学校所学的东西,未来会不会变得不适用?

他表示对此还蛮乐观,因为技职课程不只是教“技术”,而是教“技能”。“如果你以为念技职只是学怎么操作机器,那就错了。”

他以汽车维修课程为例子,称学生只要掌握好技术的核心基础,未来不管科技如何发展,都是围绕在这基础之上。而且学生除了学怎样维修汽车,也会上一些管理课,例如学习沟通、管理等普遍适用的能力。以后不管社会如何变化,这些能力都派得上用场。

关于技职人才会不会被机器人取代的问题,张运华博士表示,机器人毕竟还是机器,需要技术人员去维修和维护,越多机器就意味我们需要越多懂得维修机器的技术人员。

虽然有些工作未来可能会消失,但他相信未来也会有新兴的工作出现,“问题是你学习的知识,究竟是属于未来会崛起的行业,还是已经过去式的行业。”他说,像老人照护便是越来越重要的行业,因为随着社会人口老化,将来会有越来越多老人需要照护。目前中国技职教育已经看准了这个趋势,可是马来西亚还没有。

另一方面,很多人以为技职教育的对象是中下阶层的孩子,但其实并不是只有家境差和学业差的学生才适合接受技职教育。刘伟义说,任何人都可以念技职教育,至于要不要选择技职教育,则应该看孩子的学习倾向,究竟是属于学术型或技职型。

社会普遍还有一种偏见,认为技职学生毕业后就只能当蓝领。但是张运华想说的是:“蓝领的定义是什么?蓝领未必是我们以前所认为的一定很肮脏、很辛苦;蓝领可以是很高科技,在生产线负责机械的操作,那未必很脏。”

如果以劳力来界定白领和蓝领,张运华说,蓝领肯定比白领付出比较多劳力,但是这不表示白领的工作就肯定比较轻松,白领也会有白领的烦恼和难题。因此,到底要选择白领或蓝领、选择学术或技职,最重要还是看个人的兴趣跟能力。

我国技职学生人数比例仍偏低

目前在马来西亚,学生在中三以后开始分流,大多数人选择原校升学,只有少数人选择技职教育。分流之后学术和技职就像两条平行线,属于两个不同体系,学生如果要转换跑道不是那么容易。

张运华博士理想中的样子,是学术和技职的资格需等同,比如第四级大马技术文凭(SKM4)和普通学院的文凭(Diploma)应该是属于同等的资格。当资格同等的时候,便有利于不同体系之间的互通,例如学生可以从技职学院转校到普通学院,或从普通学院转去技职学院。

另外,张运华博士认为普通学校学生和技职学生的人数应该取得平衡,目前我国的技职学生人数仍偏低,每100名学生只有不到20人念技职教育,这比例远远低于德国、新加坡等国家。

很多西方国家都很讲究技术认证,不管是建筑工人、汽车维修员或水电工都需要有技职文凭才能从事这些工作,否则属于违法。张运华认为马来西亚也必然会走向这个趋势,而事实上我国政府已经有动作,例如在去年向国会提呈法案,欲立法规定汽车维修员必须有技术认证才能够维修汽车。

张运华博士本身曾经就读文良港职业学校,目前是拉曼大学数学与精算系助理教授。对于技职教育的前景,他是乐观的,因为这世界本来就需要各种人才,而且如果按照世界的发展趋势,技职教育只会越来越受重视。

作者 : 梁慧颖

教育专题~星洲日报
文章来源 : 转载自~星洲日报 2019年0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