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重塑工匠精神,技术创造新格局

重塑工匠精神,技术创造新格局

马来西亚立国已一甲子,从初始阶段仰赖天然和农业资源的出口,到1970年代进入多领域发展,尤其着重新兴工业转型,而后到达1980年代巅峰时期,工业领域已经成为马来西亚经济成长的重要指标。辉煌的创造背后总有一个坚实核心竞争力支撑的要点,那就是我们曾经深深引以为傲,却也逐渐凋零的“工匠精神”!

张运华博士日前在独大教育中心与马来西亚校友联总的交流会上指出,华社的民族自信源自于强大的中小企业,重塑工匠精神在于强化华青的职业教育,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新经济要求,达到技术创新的格局,走出民族的困境。过往掌握科技、掌握技术的华裔工匠支撑了马来西亚的中小型企业,而眼前缺乏技术人员的情况导致技术断层,上一辈的工匠老了,技术断层,人才断层,引来了外劳,这是华裔中小企业的悲哀。

张运华博士也呼吁大家关注这些数字:在1930年代时,西马华人工匠占了71%,到了1967仍然有57.9%。在独立后1960年代,马来技术人员有25千,华裔技术人员有24千人,但到了1990年时马来技术人员有35万5千人;华裔技术人员却仅有17万1千人,减少50%。现今更不用说更是天渊之别。大马从2015年开始进入技术认证的时代,将来每个行业包含修车、电工、冷气等技术都必须要有一纸文凭认证,传统领域的师徒制方式已经行不通了。

日前在与林连玉基金及各州属会的交流上,独大教育中心署理理事长刘伟义也强调,实际上我们要提倡的「工匠精神」,讲求的是刻苦耐劳、精益求精、创新求变。但对很多年青人来说却一点都没有吸引力,反而理解成是很骯脏、很辛苦的工作。是时候大家要纠正这种错误的观念了。

独大教育中心秘书张运华博士也说,虽然大马雇主联合会曾向媒体表示,雇主只重注能力而非学历,但我们自小就被告知大学文凭是通往成功人生的道路,我们的学生往往一窝蜂向往念大学,无论成绩好不好、能力与兴趣适不适合、又或是理论性取向或实践性取向,大家都将学术型大专教育当作第一选择,奈何向来认为教育程度与经济能力相连的观念来到今天已经不再适用了。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以及数据科技日益普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来临,工作形态也正在改变。我国每年有高达13万名中五毕业生或辍学生,这些没有学历、没有文凭、没有技能和没有专长的华裔18岁青少年,无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资源远比一般人匮乏,在毫无经验或专业技能的情况下投入就业市场,造成他们日后经济、权力、能力的三种贫困状况。

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唯一永续摆脱贫困弱势的根本方法就是教育。假设2019年SPM考生当中有10%~20%是华裔生,估计在SPM获得3科C、或只因国文与历史不及格,以及有3、4科优等的普通生,这些学生其实是适合往技职教育发展,而这些华裔SPM毕业生人数估计约15千至35千人之多。

张运华博士吁请华社别把重点放在锦上添花的事情,因为优秀生有很多资源,我们要为弱势群体学生雪中送碳,希望各方同道一起来关注华社弱势群体的源头 – 华裔青年。华青不一定弱势,但这个阶段没有把握关注他们,未来有很大的可能会掉入弱势的领域。

独大教育中心理事长陈正锦也在交流会上吁请大家认识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而不是不同的教育层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但具有同等地位。他还强调职业教育培养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掌握一技之长,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阻断低收入者,所谓“职教一人, 就业一人, 脱贫一家”。

独大教育中心四年前成立的初衷就是要为中学生寻找升学渠道,当时正好搭上中国一带一路的顺风车,中国当时为一帶一路沿線国家,释放了许多的教育资源,鼓励海外留学生到中国就读。陈正锦理事长呼吁大家齐心合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唤醒大家关注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重新塑造我们先辈们的工匠精神。 他还说,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职业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25所技职院校提供400份奖学金的机会让我国谙华文的中学毕业生到中国就读三年专科或四年本科,已毕业的同学赶快到独大教育中心的网页提出申请。机会是平等的,只有积极把握争取它才是属于你的。

 

星州日报报导 02/03/2021

中国报报导 02-03-2021

南洋商报报导 02-03-2021